江苏省“农业农村投资深化年”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28 | 来源: 江苏农业农村厅
为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在全省农业农村领域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2025年全省“农业农村投资深化年”活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进一步提高招商质效。整合招商资源,强化扶持政策,突出以“链”招商,重点招引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设施农业、高端科技装备和外资项目,设区市实现以上四类项目招引落地全覆盖。
(二)重点突破重大项目建设。健全分层分级、建库管理、常态调度机制。省级重点抓100个左右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方案”服务,带动市县提升服务能力。
(三)持续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进一步压实各地责任,确保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年度投资1000亿元以上,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走在全国前列。

二、重点任务
(四)搭建省级农业招商平台,召开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招引暨建设推进会,完善省、市、县三级投资联动机制,系统化提升招商能力。以“会”为媒建立省级招商平台,整合国内外优质投资资源,联合农业头部企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根据市县需求定制化开展“市县行”,有针对性为市县提供招商支撑。原则上,各设区市当年至少开展1次集中招商推介活动。依托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地图,实行常态化服务,建立健全投资主体库、招商项目库,动态管理,定期更新,推动投资主体与市县精准对接,通畅投资信息。(2025年5月份召开会议,全年组织开展“市县行”活动)
(五)编制“十五五”农业投资规划,挖掘各地农业农村投资潜能,明确重大项目建设主攻方向。推动各地聚焦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立足未来发展,认真编制“十五五”农业投资规划,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实现投资规划、项目谋划、支持政策同步推进,持续推出一批关系农业农村未来发展、对企业有吸引力的招商项目。(2025年4月份完成投资规划编制)
(六)深化财政支农资金“零基预算”改革,推进财政资金使用项目化,加大对重大项目支持力度。结合财政资金“零基预算”改革,以项目化统筹整合目标相近、内容类同的财政资金,对现代设施农业、海洋渔业发展、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等重大项目予以奖补。奖补标准根据不同项目的财政支持政策确定,一般不超过5000万元;实行投资联动,可以叠加贴息政策。对设施棚室、规模畜禽养殖场、池塘标准化改造等连片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可以村、镇为单位打捆打包予以奖补。(2025年3月份完成财政项目储备,全年推动项目实施)
(七)紧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特别国债项目,拓展重大项目渠道。推动重大项目、财政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国债和专项债券项目库“多库合一”,组织发动各地紧扣高标准农田、现代设施农业、现代种业、玉米大豆单产提升等重点领域,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立项支持,对整县申报设施大棚更新的项目,在中央补助的基础上,省财政再给予适当补助。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方向,鼓励各地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和乡村振兴票据等支持。(2025年3月份完成高标准农田、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超长期国债项目申报,全年推动项目实施)
(八)全面推广农业设施确权颁证试点,逐步建立农业设施数据库,积极盘活重大项目建设资源。加强和自然资源部门、金融机构的工作协同,在全省共同推广农业设施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发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作用,破解农业设施抵押融资难题。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农业设施确权登记颁证和抵质押贷款管理办法,通过确权颁证摸清底数,逐步建立农业设施产权数据库,充分利用省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推动农业设施交易流动,盘活利用重大项目建设资源。(2025年4月份完成农业设施数据库建立工作调研,9月份之前完成农业设施确权登记小程序开发)
(九)改进设施农业等贷款贴息办法,实行“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优化财政贴息政策,简化审核流程,实行线上审核、银行直接贴息、省级兑付总结算,打通贴息政策堵点,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农业设施贷款专属产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发布金融支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对接清单,定期举办金融对接活动,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2025年6月份之前优化完成现代设施农业财政贴息实施细则)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强协调服务。对省级重点项目,开展专题帮办服务,跟踪问题事项解决进展,实行“清单管理、销号办结”。市县建立健全挂钩联系服务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全周期服务。加强和自然资源部门的沟通协调,对省级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方案”建库管理,实施“场景化”“送上门”定制服务;联合印发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对接清单,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十一)强化考核督促。持续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指标计分方法,重点考核“建设进度”和“项目质效”两方面。其中,“建设进度”考核各地项目个数、完成投资额以及建成达产率。“项目质效”考核列省重大项目和省级农业农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项目质效情况,以及各地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充分发挥考核鼓励先进、督促落后的导向作用。
(十二)强化财政激励。对推动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有力的设区市给予适当奖补。奖补资金下达至各设区市,由各设区市统筹安排,重点用于激励符合现代农业发展专项支持方向的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以更好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撬动作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