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8-10-23 | 来源: 网络
第一章  “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好、资金使用好、队伍打造好”的总体要求,大力弘扬“开拓、开创、开放”的新时期江苏农开人精神,着力塑造“勤奋、务实、清廉”的新形象,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科学谋划、精细管理,全面完成了农业综合开发目标任务,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223.2亿元,其中财政投资164.1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加76.2亿元和84.1亿元,增长51.8%和105.1%。改善农田基础设施1307.5万亩,比“十一五”期间增加126.5万亩,增长10.7%。
(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省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63.7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28.9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69.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60.1万亩、生态综合治理21.7万亩、现代农业园区4.4万亩;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587个。
(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财政资金35.2亿元,改善农田基础设施351.8万亩。其中,丘陵山区开发120.2万亩,黄河故道开发99.2万亩,沿海滩涂垦区配套63.0万亩,高沙土开发42.1万亩,采煤塌陷地治理23.5万亩,六大片区开发3.8万亩。
二、农业综合开发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全省粮食持续增产、农民连续增收及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始终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任务,采取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建成了一批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高标准农田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569.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00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50万亩,改善除涝面积4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优先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提升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推进全省农业提档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投入财政资金18.8亿元,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1587个,其中扶持了1004个龙头企业、58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财政资金扶持,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运作规范、组织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
(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明显带动了农民增收
农业综合开发始终以带动农民增收为目标。土地治理项目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改良土壤,引进良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提高种植效益,提高农民收入。产业化经营项目坚持把带动多少基地、收购加工多少农产品、安排多少农民就业挂起钩来,与农民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十二五”期间,徐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带动农户32.65万户,转移农村劳动力13.06万人,受益农户新增纯收入总额达3.96亿元。
(四)保护生态环境,有效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注重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加强农田林网建设,因地制宜栽植防护林,项目区农田林网得到完善,土壤理化性状得以改善,保水、保肥、通气能力明显增强,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推广良种良法、节水灌溉,减少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的使用,化学农药使用量明显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农田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有效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全面发展
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区域产业特色,先后编制了《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四沿”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规划(2013-2020年)》等,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业综合开发目标任务,坚持规模发展、高效带动、统筹安排,将农业综合开发规划与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将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建设农业生产基地相结合,科学确定建设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时序安排,明确资金的重点投向,优先改造开发潜力大、配套能力强、农民积极性高的地区。
(二)明确职权责任,推行“三权分离”
针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分配权、执行权、监督权过于集中的原有体制,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在全国农开系统率先实施了“三权分离”重大改革,构建规范高效的权力内控机制、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和严密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省局调整了内部处室设置和职责划分,从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对项目管理中的各项职权进行科学分解,市、县局也结合本地实际,合理配置处室结构。实行“三权分离”后,由于逐步建立起权力内控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堵塞了体制上的管理漏洞,用制度的手段来有效控制和杜绝“人情项目”、“关系工程”,使项目的计划管理更加科学、项目实施更加专业、项目监督更加有效。
(三)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全过程监管
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原则,健全和完善监管责任机制、运行管控机制和绩效问责机制,加强对项目从申报、立项、实施到竣工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公示制和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规范项目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各地根据工作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管理机制和办法,涌现了一批创新管理的典型。如徐州市全面推行项目镇设立工程建设指挥部,盐城市推行全程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三全”的管理模式和项目工程监督、开发队伍监察、建设资金监管“三监”工作机制等,灌云县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泰兴市实行市乡村三级监督制约机制,取得了比较好的监管效果。
(四)强化政府引导,带动多元投入
农业综合开发坚持“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保障地方财政配套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利用现有的开发成果及开发政策,以现有的农田基础设施、新项目扶持、新老项目对接等多种形式,打造招商平台,吸引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工商资本以及外商资本投资农业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开发投入格局。据初步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合同利用“三资”1022亿元,实际利用“三资”770亿元,实际利用“三资”额是同期财政投资的4.7倍。
第二章  农业开发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农业资源现状
(一)土地资源
据江苏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全省国土面积10.72万km,占全国的1.11%,人均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全省农用地面积655.58万公顷,其中耕地462.17万公顷。江苏人多地少,土地负载率,产出率较高,人均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资源以平原为主,资源自然属性好,全省平原大都土层深厚,肥力中上,适合于耕地作业发展。土地利用充分,开发利用率较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后备资源主要是沿海滩涂,有部分丘陵山体和内陆滩地尚未开发利用。
(二)水资源
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带,河湖众多,水系复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系特点,给江苏带来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水域面积占全省面积16.8%,列入省湖泊保护名录的重要湖泊137个,太湖、洪泽湖面积居全国五大淡水湖第三、四位。列入省骨干河道名录的重要河道727条,长江横穿东西425km,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km。全省水资源总量283.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02.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7.2亿立方米,入省境水量(不含长江干流)203.3亿立方米,出省境水量(不含长江干流)172.4亿立方米,长江干流年径流量(大通站)7787亿立方米。
(三)气候资源
江苏省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地势平坦,一般以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为界,以北地区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以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江苏东临黄海,地处长江、淮河下游,海洋对江苏的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以及江苏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的综合影响下,气候呈现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梅雨显著、光热充沛、气象灾害多发等特点。全省年降水量为715~1280mm,江淮中部到洪泽湖以北地区降水量少于1000mm,以南地区降水量在1000mm以上,降水分布是南部多于北部,沿海多于内陆。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我省雨水充沛,年际变化小,年降水变率在12%~24%之间。夏季6月和7月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淮河以南地区进入梅雨期,梅雨期降水量常年平均值大部地区在250mm左右,一般在江淮梅雨开始之后的一周左右,我省淮北地区进入“淮北雨季”,此时往往是我省暴雨频发,强降水集中的时段。
(四)生物资源
江苏省野生动物资源为数较少,鸟类主要是野鸡、野鸭,沿海有丹顶鹤、白鹤、天鹅等珍稀飞禽,沿海地区还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约有850多种,尚有可利用和开发前途的野生植物资源600多种。全省渔业资源丰富。沿海有吕四、海州湾、长江口、大沙等四大渔场,盛产黄鱼、带鱼、鲳鱼、虾类、蟹类及贝藻类等水产品。内陆水面有4000多万亩,养殖面积1140万亩,河蟹、虾类、河豚等养殖闻名全国。被称为“长江三鲜”的鲥鱼、刀鱼、 河豚和“太湖三白”的白鱼、银鱼、白虾,都是水中珍品。
二、开发利用情况
目前,全省农用地面积9834万亩,耕地面积6886万亩。截止2015年底,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建成高标准农田3600多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2.75%。全省丘陵山区项目资源总量1577万亩,已开发利用282.8万亩,“十二五”开发利用117万亩,分别占资源总量的17.9%和7.4%;全省黄河故道项目资源总量744.6万亩,已开发利用197.4万亩,“十二五”开发利用92.6万亩,分别占总量的26.5%和12.4%;全省高沙土项目资源总量321.7万亩,已开发利用200.3万亩,“十二五”开发利用42.1万亩,分别占总量的62.3%和13.1%;全省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资源总量88.9万亩,已开发利用48.8万亩,“十二五”开发利用23.5万亩,分别占总量的54.9%和26.4%;全省沿海滩涂治理项目资源总量569.5万亩,已开发利用94.1万亩,“十二五”开发利用59.3万亩,分别占总量的16.5%和10.4%。
三、发展机遇及面临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视,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农业综合开发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全党全社会重视农业发展,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至2015年已连续12年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支持和引导,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统筹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全社会关注现代农业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现代农业建设开辟了新的支持途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为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强调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再度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速成长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主力军。
3.体制机制创新,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农业综合开发自1988年实施以来,从最初的“重点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进行大面积中低产田改造,确保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到现在的“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谋划和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谋划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围绕推进现代农业,不断调整开发思路和扶持重点,探索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将土地治理项目并轨,进一步提升建设标准;支持发展规模经营,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等。我省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原则,开展“三权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内在潜力和发展活力;出台《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条例》,规范了农业综合开发行为,提升了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面临挑战
1.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日益繁重
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但近年来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城镇人口比例上升、消费水平升级以及农产品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农产品总量需求的刚性增长态势明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结构变化,农产品供求关系呈现基本平衡、结构短缺的特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国内生产力布局,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
2.农业支持政策困境初显,农民增收面临严峻考验
目前农业发展遇到了两个“天花板”,一个是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超过了进口价格,继续提价遇到了天花板;另一个是WTO“黄箱政策”限制使国内农业生产补贴增加的空间受限,再靠财政补贴来刺激生产已没有多大的政策空间。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正经受着“地板”的考验,农业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比较效益在不断下降,农民增收空间被大幅挤压。另一方面,农产品需求和出口下降,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加上非农劳动力需求下降,可能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失业率上升,农民收入下降。
3.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深度有待拓展,开发任务任重道远
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自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以来,项目区已覆盖我省大部分地区,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大多已开发,一些地区万亩甚至五千亩以上连片规模的项目已经不再好找,相对集中但面积较小的土地和项目区之间的零散地块较多,项目后备资源的开发难度加大,项目的鳞选难度也越来越大。
4.农业综合开发队伍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要求不适应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面广,在项目考察、建设管护、竣工验收等工作中,不仅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科技水平,而且必须较好地履行组织协调职能。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农开部门人员编制相对较少,基层干部年龄结构老化严重,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知识更新速度慢,与新时期农开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随着“三权分离”改革的深入推进,农开系统讲规矩、守纪律的意识得以强化,但一些唯上、唯利、唯权的思维方式,一些大而化之、得过且过的行为习惯,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条条框框仍然存在。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在总结“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根据对全省农业资源现状和面临的形势的分析,明确“十三五”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集中力量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学开发后备资源,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水平和效益,为江苏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根据本地区资源禀赋和资金投入情况,科学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的目标任务、重点区域和主导产业。以规划为引领、项目为抓手,统筹安排国家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年度计划,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按照灌区、流域和区域整体规划的要求,适当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确保开发区域相对集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采取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的开发方式,着力打造规模连片的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围绕建设优质、高效、高产、生态、安全的优势农产品基地需要,针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关键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多策并举,采取综合措施,重视科技投入,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夯实基础。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设计,应用生态材料、使用生态工艺,集约利用项目区自然资源,实现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及化肥使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为农业环境保护水平持续提高、持续提升农业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提供坚实基础。
五是坚持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原则。坚持政府在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主导地位,把强化投入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的保障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有序引导和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努力营造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社会协同开发的合力。
六是坚持机制创新、务求实效的原则。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水平和效益。贯彻落实《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依法开发,规范管理。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权责设置和工作流程,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三、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农业综合开发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在强基础、稳粮食方面发挥支撑作用,在兴产业、促增收方面发挥带动作用,在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为助推全省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作出新的贡献。
“十三五”时期,全省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完成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1272.5万亩,其中:建设高标准农田980万亩,生态综合治理20万亩,丘陵山区治理75万亩,黄河故道开发100万亩,高沙土开发30万亩,滩涂垦区配套50万亩,采煤塌陷地治理17.5万亩。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800个左右。
通过项目建设,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718万亩,新增及改善除涝面积628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亿公斤,新增农业产值97亿元,新增农田防护林网209万亩,每年带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446元左右。
第四章  主要建设任务
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一)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高标准农田项目。重点围绕“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六条标准建设。“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980万亩,建设一批5万亩、10万亩以上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2.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重点突出水土流失治理、沟道整治、梯田埂建设,以及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等建设。“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生态综合治理项目20万亩。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
重点扶持粮油、蔬菜、畜禽、水产、花卉林木、果品、食用菌、纤维等优势特色产业。“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产业化经营项目800个左右,其中扶持龙头企业650家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其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0个左右。
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一)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重点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推进整乡或整村开发,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整体推进式开发。“十三五”期间规划治理面积75万亩,其中:优质果品25万亩,花卉苗木40万亩,名优茶叶5万亩,特色蔬菜、草食畜禽养殖、休闲观光等5万亩。
(二)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以特色瓜菜、林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生态观光为主,重点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集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形成建设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特色走廊。“十三五”期间规划开发黄河故道100万亩,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0个。其中:优质粮食50万亩、特色瓜菜29.5万亩、优质林果15万亩、花卉园艺2万亩、中药材2万亩、生态观光1.5万亩。
(三)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重点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品牌。“十三五”期间规划治理高沙土30万亩,其中:优质稻麦20万亩,特色蔬菜4万亩、优势花卉苗木2万亩,其它产业4万亩。
(四)滩涂垦区配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重点扶持种植业,兼顾养殖业和其它盐土农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规划滩涂垦区配套50万亩,建设农业园区项目6个。其中:优质粮食25万亩,高效特色养殖23万亩,其它盐土农业2万亩。
(五)采煤塌陷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围绕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兼顾发展优质稻米、现代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农业、特色果蔬四大特色产业。“十三五”期间规划治理采煤塌陷地17.5万亩,其中:优质稻米8万亩,蔬菜瓜果5万亩,观光农业3万亩,水产养殖1.5万亩。
第五章  区域布局与重点产业
一、区域布局
根据农业资源禀赋、农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将全省分为苏北、苏中和苏南三大农业开发区域,重点发展苏北地区、积极扶持苏中地区、协调推进苏南地区。
(一)苏北地区
包括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等五市的33个县(市、区),土地面积8109.5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041.58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0%。该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不高,地区财力不强,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是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地区。苏北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要突出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选择具备条件的县、乡,实行高标准农田整体推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要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二)苏中地区
包括南通、泰州和扬州三市18个县(市、区),土地面积3110.8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15.58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2%。该区滨江临海,地处我省沿江、沿海两大经济带的结合部,交通发达,经济区位条件和市场发展空间较为优越,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区域农业特色资源丰富,形成了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带,是全省作物类型最多、土地利用率最高、产出能力最强的农业区,也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积极支持发展的区域。农业综合开发要发挥区域多样性资源优势,大力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标准,提升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产业化水平和外向型水平,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建设一批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三)苏南地区
包括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五市的24个县(市、区),土地面积3060.4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84.11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8%。该区人多地少,城镇密集,工商业和交通发达,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综合开发应抓住该区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遇,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挥国家和省级财政投入的引导性作用,调动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的积极性。积极支持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二、重点产业
“十三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对优势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连续扶持,特别是加大粮油、蔬菜、畜禽、水产和花卉林木等五大产业的扶持,打造一批资源比较优势大、产业链条延伸长、市场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农民增收致富的促进作用。
   (一)粮油产业
紧紧围绕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优化品种布局,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努力提升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重点推广优质粳稻、专用小麦和双低油菜,建设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集成推广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
粮油产业重点区域包括贾汪区、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亭湖区、大丰区、射阳县、阜宁县、建湖县、东海县、宿豫区、泗阳县、泗洪县、通州区、海安县、如东县、姜堰区、海陵区、兴化市、靖江市、泰兴市、广陵区、江都区、高邮市、宝应县、仪征市、六合区、江宁区、丹阳市、句容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吴江区、宜兴市、江阴市、锡山区、新北区、金坛市和省监狱管理局。
(二)蔬菜产业
重点支持蔬菜生产基地、加工贮藏,着力提高蔬菜生产设施水平,集成推广应用优质、特色蔬菜新品种、栽培新技术和种植新模式,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我省蔬菜产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蔬菜产业重点区域包括丰县、沛县、邳州市、铜山区、清浦区、涟水县、盱眙县、盐都区、亭湖区、响水县、东海县、宿城区、通州区、启东市、海门市、如皋市、姜堰区、兴化市、靖江市、广陵区、宝应县、溧水区、扬中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江阴市、锡山区、新北区。
(三)畜禽产业
按照适度规模、生态健康、持续发展的原则,重点扶持发展养殖大户、合作组织和肉类加工企业,加快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提高规模化、商品化养殖和加工水平。
畜禽产业重点区域包括贾汪区、睢宁县、淮阴区、金湖县、射阳县、阜宁县、滨海县、响水县、灌云县、海州区、宿城区、宿豫区、沭阳县、海安县、海门市、高港区、海陵区、泰兴市、邗江区、仪征市、武进区、金坛市。
(四)水产产业
利用沿海、沿江、环太湖、洪泽湖等重要水体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基地。
水产产业重点区域包括洪泽县、淮安区、东台市、大丰市、建湖县、赣榆区、泗洪县、如东县、启东市、高邮市、邗江区、高淳区、浦口区、丹徒区、扬中市、吴江区、溧阳市和省农垦。
(五)花卉林木产业
建设观赏苗木、盆栽花卉、鲜切花生产基地,推广应用花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花卉林木产业重点区域包括新沂市、邳州市、盐都区、灌云县、灌南县、沭阳县、如皋市、江都区、浦口区、江宁区、句容市、丹徒区、宜兴市、溧阳市、武进区和省监狱管理局。
(六)其它特色产业
注重发展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如果品、食用菌、纤维等产业。
第五章  投资估算和效益
一、投资估算
以2015年为基准年,按照每年5%的递增速度,经测算“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投入财政资金238.3亿元。
(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估算
“十三五”期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投入财政资金199.9亿元。其中,土地治理规划投入财政资金174.9亿元;产业化经营规划投入财政资金25.0亿元。
(二)省级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估算
“十三五”期间,省级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投入财政资金38.4亿元。其中,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投入财政资金15.1亿元;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投入财政资金11.6亿元;高沙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投入财政资金3.5亿元;沿海滩涂垦区配套规划投入财政资金5.7亿元;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投入财政资金2.5亿元。
二、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十三五”期间,预计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年均新增粮食产能2.2亿公斤,年均新增农业增加值19.4亿元,亩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66元,农民人均年增收446元左右。
(二)社会效益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预计可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718万亩,新增及改善除涝面积628万亩,新增防护林网面积209万亩,亩均年节水量77立方米。田间道路得到改善,农田排管得到疏通,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2.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直接或间接带动附近农民就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活跃。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使项目区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符合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3.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规划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装备的示范推广创造条件,促进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的有效结合,扩大良种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通过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一定的科技文化知识和生产栽培技术,实现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增长。
(三)生态效益
1.强化农民生态意识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群众将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农田面貌的改观、交通出行的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扭转只重视生产和收入,忽视环境和生态的传统理念。
2.提高农田生态质量
通过使用良种和推广新技术,增加了项目区农作物抗逆和抗病性,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农药污染;通过土壤改良措施,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促进土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内土地连片成方、道路畅通、绿树成荫,林木覆盖率将明显增加。有利于改善农业区域性小气候,增强防风抗灾、水土保持的能力,减轻旱涝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危害;通过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适水种植等综合节水措施,可有效解决渠道淤积、坍塌的问题,不仅减少了输水渗漏损失,且有利于防止渠道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土地治理类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一)水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以水利为先导,林业为基础,水、土、林综合治理,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系数,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和自流灌溉面积,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渠道压实和管道输水工程配套后,渠道输水迅速,节制方便,可大大减少输水和漏水损失。通过衬砌渠道、配套田间水利工程、新建与改造机电排灌站、推广喷滴灌等措施,加快流速、减少渗漏、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加强对排涝河道的节制,以拦截地表径流和灌溉回归水,可增加项目区内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备引水不足和干旱年份之需,对增加河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也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涵养水分,减少蒸发蒸腾;通过修建农田排水沟渠等措施,排除过高地下水,防止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为此,要进行科学论证,合理控制各区域水资源开发程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保证河流基本生态用水,维护河流健康;对区域水量进行水资源综合平衡分析,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避免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二)农业投入品施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小气候,可减轻对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依赖,同时通过推广应用科学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可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田间灌溉水量减少,使土壤中养分流失量减少,可有效地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
总之,本规划的实施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率和排涝能力,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规划的实施既可完善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又可美化了区域生态环境。尽管,项目实施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除工程永久占地造成土地资源损失为不可逆外,大多数是局部的、短期的和可恢复的,通过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控制和消除。
二、产业化经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一)规模种植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规模种植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面源污染,主要对策是控制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量,推广生物农药,控制包装废弃物,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栽植、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化肥农药的精准化施用。
(二)规模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规模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畜禽排泄物,可以通过推行畜禽场排水雨污分流,畜禽排泄物放入沼气池中发酵作为有机肥,病死畜禽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袋装化集中定点堆放等生态养殖技术措施。
(三)农产品加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农产品加工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固体废弃物污染,但控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容易控制。该类项目在立项实施前须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并取得环保部门批准。
第七章  保障措施
“十三五”期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增加投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确保完成规划目标。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综合开发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一是要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充分认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把农业综合开发摆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目标明确、协作配合、职责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开发合力。二是要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机构建设。积极争取编制,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安排事业经费,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二、加大资金投入
各地要制定完善投入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国土整治、灌区改造等项目财政资金投入,并按照国家政策要求,足额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二是鼓励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倡导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提高建设标准。三是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补助、贴息等手段,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等社会资本投入。形成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规范项目管理
按照“项目建设好,资金管理好,队伍打造好”的原则,不断规范项目管理。一是依法开发,规范管理。贯彻落实《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建设。二是严格实行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建后管护制等项目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效益。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等方式,重点督查前期工作中的设计质量和建设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四是完善项目绩效考评。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管理和项目实施的效果,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水平。
四、强化科技支撑
进一步强化科技兴农的意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效益。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适量资金用于科技推广,通过科技措施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水平和效益。要严格把关科技推广和培训的内容,强化科技措施的管理,真正把这部分资金用好、用活,用出成效。二是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和先进适用、节能高效栽培技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围绕项目区农作物类型与特点,根据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具体要求,加强应用性科技知识培训,提升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四是充分发挥科技单位的优势。根据项目区建设求,实行项目建设单位和技术依托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吸引科技人员带品种、带技术到项目区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建立科技示范园区。
五、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队伍建设,是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开创新局迈上新台阶的根本保障。一是要强化学习意识。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风气,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队伍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转变工作作风。发扬求真务实、奉献敬业的优良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强化服务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扎扎实实地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廉政教育,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范违规选项立项,杜绝以权谋私、以项目谋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