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立足特色优势 种好“试验
发布时间:2024-07-05 | 来源: 中国三农
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肩负着以农业科技要素集聚、引领示范带动区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于2010年12月经科技部批复设立,是为探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引领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而建立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十多年来,园区坚持高标准建设,立足特色优势,聚焦盐碱地综合利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向,突出项目招引、试验示范、孵化科技成果,推动园区向中国农业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示范新高地迈进。
近年来,园区聚焦“1+5”工作定位谋篇布局,“1”即着眼宏观,立足实际,推动滨州市盐碱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5”即将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农业项目的“招商局”,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引领作用强的好项目,支撑园区创新创业;将园区建设成为良种良法的试验田,挖掘一批粮食、林果、中草药的优异品种和栽培技术,夯实示范推广基础;将园区建设成为先进模式的示范区,培育一批综合效益高、配套技术优的绿色生产模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将园区建设成为科研成果的推广站,提供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良种质和先进技术体系成果,打造成果转化高地;将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融合的孵化器,打造一批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形成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园区注重前瞻布局、放眼未来,以战略眼光审视全局,抢抓机遇,提前系统谋划,增强和激发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面落实《园区总体规划(2024—2030年)》,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步编制建设用地使用、现代农业展示区、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农业研学培训及农文旅融合发展5个专项规划。目前,《园区总体规划(2024—2030年)》已编制完成并通过滨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现代农业展示区及基础设施建设修复规划已完成并有序落实;研学培训及农文旅融合项目已与上市公司——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项目签约,同步建设农文旅、研学培训、光储一体新能源等项目。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目前,园区拥有青年人才21人,全部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农业专业工作经历,其中8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园区先后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施70余项,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大学等科研院校共建科研平台20余个,重点引进冬枣、梨产业、粮食作物等领域高端人才团队8个;依托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引进微藻产业一体化项目;依托青岛大学(院士)滨州科技创新及成果示范基地,引进李景虹、侯天侦等院士团队;依托环渤海盐碱地红枣现代育种中心,引进国内知名的林果专家刘孟军、刘平教授团队;依托河北农业大学国家梨产业滨州试验基地,引进知名梨树专家许建峰教授团队等。截至2024年5月,园区共引进培育新品种460余个,收集种质资源6万余份,在全市示范推广作物良种和先进生产模式8万余亩,申报专利61项,获得授权12项,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研发项目6项,争取科研总经费达1895万元,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10余项。
园区内项目“遍地开花”,目前共统筹推进6类55个重点项目建设。项目是园区发展的重点,也是园区科创赋能迭代升级的关键。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重点建设“杂交小麦渤海创新研究院”“青岛大学院士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环渤海红枣育种中心”等12个科创平台项目,全力推动耐盐碱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技术研发、成果申报类项目18个;以示范推广为根本,全面落地高端食用菌引进推广及无絮柳新品种选育应用等示范推广类项目18个;以产业发展为驱动,加快落地产业孵化和民生科普类项目9个。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滨州市有盐碱地151.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26%。园区内的盐碱地呈现梯度特点,1‰的轻度盐碱地到13‰的重度盐碱地都分布其中,为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滨州方案”打下了基础。近年来,园区一直探索“种地相适”模式,让盐碱地治理有了新突破。
“我们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进行合作,在园区内的试验田种植耐盐碱的杂交小麦品种,杂交小麦的优势在于稳产和抗逆性。近几年,杂交小麦种植在园区内3‰~4‰中度盐碱地上,去年亩产达到了648公斤,这是非常不错的成绩。”园区党组成员、副主任,研究院院长刘健说。
目前,杂交小麦渤海创新研究院已在园区完成3760个杂交组合及5000余个杂交种对比试验,选育的耐盐碱小麦“京优368”“京农612”,折合亩产分别达583.5公斤、658.0公斤,创中轻度盐碱地优质小麦高产典型。2024年,园区内杂交小麦育种项目开展品种筛选种植小区1266个,开展种质资源鉴定种植株行14137行,进行微生物肥、硅肥、滴灌相关栽培种植试验。此外,园区还引育高产玉米组合16个,耐盐碱航天大豆品系5个。
冬枣每年4月发芽10月底落叶,因此从当年11月到第二年4月,冬枣大棚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据介绍,园区利用设施冬枣休眠期林下土地,充分挖掘冬枣设施防风保温潜力,在林下架设小型廉价拱棚,开展冬枣林下套种羊肚菌技术研究,摸索形成了标准化的冬枣林下羊肚菌栽培模式。羊肚菌种植施用的有机肥、营养包,自身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够改善盐碱地理化性质,每亩相当于增加有机肥2吨以上,相较于普通冬枣,“枣菌间作”模式的冬枣产量和品质均有所提升。
在园区内的大棚里还种植着水平生长的枣树。“现在我正在做改良树体和改良果园结构的研究。这是种植两年的冬枣树,树本来是往上长的,为了生产需要和宜机化种植,把枣树拉平,让枣树的枝条多了一个90度的弯,进而实现水平生长。”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冬枣(林果)研究室副主任李庆军说。在大棚的另外一侧还有李庆军经过6年的科研攻关,成功培育出的一种嫩枝叶带毛状体的冬枣新品种。目前,新品种正在开展功能基因组组装、功能基因挖掘和转录组、代谢组分析等工作,以进一步揭示该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机制。
北方的春天,路上漫天都是柳絮毛和杨絮毛。飞絮从何而来?原来,杨树与柳树有雄雌之分,而飞絮是来源于杨树或柳树雌株的种子和衍生物。在园区内的无絮柳新品种创新基地,大面积“仁居柳”种植其中。该基地由园区和山东一逸农林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以耐盐碱柳树和无飞絮柳树品种的选育为重点,进行柳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我们进行了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密度等试验,现在眼前这片柳树的种植行距是1米,优点就在于中间有足够空间进行通风,相对而言让柳树长得更快一些。还研究了土壤含盐量对无絮柳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山东一逸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焦传礼说。目前,山东一逸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保存国内外柳树种质资源430余份;成功创制和鉴定出旱柳、垂柳核心种质资源300余份;筛选出雄性柳树种质资源96份。定向选育并通过国家审定的6个“仁居柳”系列耐盐碱无飞絮柳树新品种,在含盐量3‰~5‰的土壤中均可正常生长,是适合瘠薄及盐碱地区的营造观赏林的新品种。
在另一片滨海盐碱地苗木种质资源创新基地,收集贮存着各类通过杂交、钴60辐射等技术手段获得的梨、桃种质资源。焦传礼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观察每一株梨树苗和桃树苗,在大片的种植苗种中,他总能一下就说出每株苗的“前世今生”。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焦传礼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一直默默地在育苗第一线耕耘。基地现有包括六个国内不同区域的杜梨资源、杜梨豆梨杂交定型资源、30000余份杜梨辐射种子苗资源、99份梨树品种资源以及耐涝桃砧木资源。其中,杜梨豆梨杂交定型资源是全国唯一杜梨豆梨杂交资源。
园区在果树方面还开展了盐碱地葡萄新品种引种和先进种植模式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篱壁式和棚架式两种种植模式,新模式集成了多项新技术,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为葡萄现代化管理赋予了新的动能。项目共种植葡萄苗木868棵,包含酿酒葡萄品种“香百川”“蜜光”“宝光”等5种鲜食品种,引进了山东农业大学耐盐碱砧木1种。
滨州市泷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冬暖式大棚里种植的是双季葡萄。滨州市泷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俊杰说:“我们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范培格老师进行合作,现在种植的品种是‘京香玉’,都是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规模化种植的。”
自2021年起,园区一直开展耐盐碱中草药筛选、中草药栽培技术创新等工作。目前,园区内的中草药种植基地种植了丹参、肉苁蓉、黄芩、虎杖、半夏、艾草、金银花等中草药。据了解,山东省丹参中草药的产值占全国的70%以上,且品质较好。丹参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丹酚酸类化合物。“去年,我们对园区内种植的丹参进行了测试,发现在盐碱地种植的丹参有效成分含量要超过标准的7%左右。后续还将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园区中草药与蔬菜研究室负责人姚志鹏说。下一步,园区将筛选盐碱地适生中草药品种,同时开展双膜覆盖、土壤微生物处理等多种绿色栽培技术试验,形成系列盐碱地中草药栽培技术规程,助力“盐碱地+中草药”的发展。
近年来,园区探索形成了多片“试验田”、育出了“创新苗”,坚持不懈进行示范推广,科技成果得到快速转化示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4月,园区签约引进山东丰嘉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微藻绿色低碳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项目一期计划投资5.8亿元,总占地面积1070亩,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约6530万元。2024年5月,园区与上海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绿色低碳三产融合示范基地项目,计划投资3.1亿元,建设农文旅、研学培训及光储一体新能源三个项目板块。农业产业类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有力促进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在绿色减碳目标下,航油里面需要有5%左右的生物质能源。原航油中的棕榈油价格逐渐上涨,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专家发现利用黄丝藻提炼出的油可以实现棕榈油的替代。“每年用一亩地大小的坡道池进行养殖可获得25吨黄丝藻,收益十分可观。”刘健说。
园区引进该项目依托的是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先进微藻藻种和养殖先进技术,探索耐盐碱适生微藻产业应用技术的研发。未来,园区将建设1000亩微藻种养基地、微藻深加工厂、科研中心和6000平米种子实验室,对基地生产的微藻进行提取和深加工,生产天然虾青素油、Ω-7脂肪酸等大营养食品添加剂及健康美妆、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整个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后,预计可实现年营收额3.1亿元。
未来,园区将继续加强工作保障,走出一条聚集创新资源、打牢基础建设、增强项目承载力的发展之路。园区计划投资5000余万元,重点建设水库整修、路网提升、淤土造田、高标准农田改造、综合服务配套、平台公司造血、智慧农业系统、现代农业展示区8大工程。截至2024年5月,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水库已恢复蓄水能力和产业发展承载能力;管网灌溉系统更加完善并全面启用;淤土造田新增良田300亩;现代农业展示区基础建设基本完工,一期23个项目全部落地。园区积极谋划,依托现代农业展示区,融合智慧农业技术,成立“滨州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协会”,吸纳滨州现代农业科研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龙头企业参加,链接农业科技创新要素源头和农业科技推广目的地,打通先进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最后一公里”;综合服务区配套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园区高质量发展趋势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