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8-07-23 | 来源: 江苏农业网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示范载体建设,推动集群集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农委从今年起启动“12311”创意休闲农业省级特色品牌培育计划,计划用3-5年时间培育100个农业特色小镇、200个休闲农业示范村、300个主题创意农园,构建一个全国领先的创意休闲农业互联网平台,每年举办一期创意休闲农业设计大赛展。其中,培育农业特色小镇,是贯彻落实“两聚一高”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对实现我省农业特色产业由“特”转“强”、“聚”“合”升级,促进农民创新创业,提升农业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农业特色小镇的内涵是什么?
    农业特色小镇是指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优势资源,兼具产业、文化、休闲和社区功能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区。农业特色小镇不受行政建制限制,也不同于一般的农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5平方公里,核心区在1平方公里左右。从2017年开始,全省分批培育100个左右主导产业特、农耕文化深、融合程度高、“双创”氛围浓、生态环境美、富民效应大的农业特色小镇,争取一批农业特色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
    2、农业特色小镇培育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有哪些?
    培育农业特色小镇,按照省政府《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苏政发〔2016〕176号)和《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意见》(苏政发〔2016〕134号)的要求,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载体,构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新平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要做好8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推动空间集聚。创新规划理念、思路和方法,坚持特色定位,设计打造具有唯一性或独特性的特色风情、特色产品、特色文化等吸引物,防止“千镇一面”;坚持生态优先,净化田园,美化环境,实行绿色发展,构建山水林田湖和谐统一的生态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产业发展和功能拓展,突出农业历史经典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耕文化、创意休闲农业等有机统一,提高居民和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二是聚焦特色产业,彰显个性魅力。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锁定一个最有优势、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发展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生产,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建立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施全产业链发展策略,推动种植、养殖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产业配套协调发展,形成产品类型丰富、产业链条健全、品牌知名度高、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彰显一“镇”一特、一“镇”一业。
    三是突出创新创意,构筑发展动能。适应聚力创新的时代要求,积极推动科技、文化、艺术等元素与“三农”资源融合,在农田景观上创意、在农产品外形上创意、在饮食与民宿上创意、在休闲体验活动上创意,增加特色化、个性化、多元化产品与服务供给,打造一批主题创意农业园,引领创意农业发展,满足游客深度体验需求。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建设智慧型的“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
    四是强化文化挖掘,提升价值内涵。注重地方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原真性保护,建立一整套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措施,推进文化产品开发,整理创作一批反映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的农村文化作品,有序发掘一批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传统知识技术体系、生态与文化景观独特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争创国家级、全球品牌,提升小镇价值内涵。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融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创意于一体,建设聚人气、通人文的和谐社区。
    五是注重多元融合,促进功能拓展。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健康、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合理布局休闲体验项目,将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星级企业以及其它旅游景点、民宿等串联成线,积极开发食药用功能性农产品,结合农时节令组织开展果蔬采摘、动物喂养、趣味运动会等亲子活动,开设农业科普、农事劳作、书画写生、素质拓展等户外教育课程,把小镇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区域板块,培育新型田园综合体。
    六是强化基础配套,完善服务功能。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小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产业发展和社区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便捷的“生活圈、服务圈、商业圈、旅游圈”。强化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功能配套,完善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观光通道、公厕、导览图、导游指示牌、免费公共WiFi等基本公共设施和农家餐饮、住宿、交通工具、导游讲解、购物点、休闲娱乐项目等基本服务设施,提升邮电通信、无线网络、垃圾污水箱等配套设施承载能力,建立规范的管理机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七是推进品牌营销,扩大市场空间。支持小镇整合资源,围绕特色产业培育统一品牌,通过新奇别致的产品包装、友好亲切的品牌形象和丰富多彩的营销推介,扩大农业特色小镇知名度。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农事节庆和展示展销活动,各地要对农业特色小镇组织多种形式宣传。同时,在省里指定创意休闲农业互联网宣传平台上(目前正在开发中)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和展示展销,增强对城市居民的持续吸引力。
    八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小镇活力。大力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为农服务组织,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优化创业环境,吸引各行业人才到农业特色小镇创新创业,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创新农业特色小镇运营管理机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积极参与小镇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打造高质量的特色小镇。构建有效的联农带农机制,采取市场化、股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民共享小镇发展成果。
    3、如何申报创建农业特色小镇?
    农业特色小镇按照“宽进严定、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成熟授牌”的方式进行培育,有意愿申报创建农业特色小镇的单位首先应由县(市、区)农业部门会同小镇所在地乡镇(街道)人民政府联合编制建设方案和概念性规划,向设区市农委报送书面申请材料。由设区市农委审核筛选后,择优向省农委推荐建设单位。省农委对申报建设特色小镇进行调研考察和论证筛选,建立农业特色小镇培育名录库,纳入建设名单。
    省农委将建立农业特色小镇统计监测和年度评价制度,对列入建设名单的农业特色小镇开展跟踪监测。对达到建设要求、实现规划建设目标的农业特色小镇,由设区市提出申请,省里组织评估,通过评估的命名为省级农业特色小镇,予以授牌。
    4、各地应如何培育农业特色小镇?
    农业特色小镇培育,要以产业为依托,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集聚资源要素,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提高产业效益。要以产业联盟为基础,实行产业集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按照休闲旅游观光要求打造3A级以上景点,要聚焦农业产业品牌、品质提升,实施农产品全程追溯,发展生态绿色农产品品牌,在产品包装、营销服务上创意。
    省农委成立了农业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协调小组,把农业特色小镇纳入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领域,在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扶持,并积极争取农业特色小镇申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中央财政项目。各市县要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工作机制,加强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对建设主体的定向培育,帮助建设主体协调解决用地、规划、水电、信贷担保等公共资源问题;积极支持农业特色小镇内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专专项资金和省PPP融资支持基金等;支持农业特色小镇与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开展战略合作,拓展投融资渠道。

在线咨询